1.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还有什么动物会
小熊画花朵,小蛇画绳子,小羊画元宝,小马画扇子,小猫画云朵。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来自《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比作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事物。
扩展资料: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地里的小画家
2.关于动物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怎么样???? 报告说,森林被大量砍伐、湿润地区变得干燥以及过度捕杀使动物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处境。
仅最近几年就有上千种动物被赶上“绝路”。数量减少最迅速的有犀科动物、灰鲸及鱼类等。
非洲犀牛的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头骤减至现在的1.3万头。非洲的河马现在只剩下1300只,30年前还有大约3万只。
西太平洋灰鲸现在只残留有大约100头,日本北部海域铺设油气输送管道使这些仅存的庞然大物也遭受巨大生命威胁。全球大约75%的海洋鱼类遭到过度捕捞,有的可能面临彻底消失的命运。
油污也威胁着它们的生命,仅波罗的海每年就要“吃”进6万吨油。报告说,乐观的数字也有一些,比如由于有一项国际保护协议,北极熊的数量比30年前增长了一倍多,现在已经有2万多只;中国今年为1000多只大熊猫建立了五个新的保护区;非洲中部地区有3000公顷雨林受到保护。
3.版画图片黑白动物简单
黑白版画,简单的动物。
4.写一篇有关动物的调查报告
野生保护动物报告书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
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
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
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
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
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
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
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
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
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
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
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
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
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
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
游禽。全长约70厘米。
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
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
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
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
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
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
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
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
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
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
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
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
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
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
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
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
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
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
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
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
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
全长约70厘米。
5.关于“动物”的调查报告
广西野生动物主要有: 物种丰富度 广西中越边境野生动物贸易所涉及的物种有38种(表1),其中兽类13种、鸟类6种、爬行类18种、两栖类一种。
兽类主要是灵长目和食肉目种类,另外有鳞甲目的穿山甲。鸟类以隼形目种类为主。
爬行类以龟鳖目和蛇目种类居多。38种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其中,獭猴、黑叶猴、南蛇和巨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越南金丝猴、长尾猴在我国无分布。三个海关中,凭祥弄尧海关运入的野生动物种类有33种,次是东兴海关,有11种,龙州水口海关运入的野生动物种类少,仅7种。
由于东兴镇人口少,当地消费小,而野生动物过关时包装又很严密。从东兴运入种类可能比调查的种类要多得多。
物种 獭猴 Nycticebus coucang* 越南金丝猴 Rhiopithecus avurcul 豚尾猴 Macaca nenestrina* 熊猴 Macaca assamensis* 猕猴 Macaca mulatta* 食蟹猴 Macaca fascicularis 红面猴 Macaca arctoides* 黑叶猴 Presbytis francoisi* 果子狸 Paguma larvata 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小灵猫 Viverricula indica* 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猫头鹰 Bubo bubo* 竹鹰**Zhying*(Accipiteridae) 猴头鹰**Houtouying*(Tytonidae) 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 水鸡 Amaurornis phoenicurus 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山瑞 Trohyx steindachneri* 乌龟 Chinemys reeresii 水鱼 Trionyx sinensis 合龟**(龟鳖目)(Testudoformes) 枕龟**(龟鳖目)(Testudoformes) 灵龟 Caretta caretta* 长寿龟**(龟鳖目)(Testudoformes) 丽龟 Lepidochelys olivacea 变色树蜥 Calotes versicolour 巨蜥 Varanus salvator* 眼镜蛇 Naja naja 眼镜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五步蛇 Agkistrodon acutus 翠青蛇 Opheodrys major 草花蛇**(蛇目)(Serpentiformes)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 南蛇 Python molurus* 蛤蚧 Gekko gecko* 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
6.动物的观察报告
小鹅儿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猴子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了。
参考资料:
7.《科学探索者•动物》这本书的读书报告怎么写,急,范文,或者告
我是从 范文部落 复制过来的,你看下能用上吗
科学探索者——动物》读书笔记
在自然界中,一般的动物家族有150多万种,植物家族有30多万种。动物家族的人口众多,十分庞大,也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主题。《科学探索者——动物》中,主要讲述了1、亚马孙雨林的新发现,是关于拉塞尔博士对热带雨林的动物的研究。2、对动物家族进行了分类。3、介绍了动物的行为。4、教我们如何向科学家学习。
拉塞尔博士是国际自然保护协会成员,他在热带雨林发现了许多与平时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动物。拉塞尔博士在雨林寻找新物种时,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在雨林寻找新物种意义重大,但却有充满挑战和危险。在亚马孙雨林,这个面积达700多万平方米的地区,随时都可能遭到野兽、毒蛇、毒虫的袭击,也可能患上热带疾病,但拉塞尔教授不在乎。他说:“仅凭一只被抓的猴子,不足以建立起一个新的动物种群。”这就是拉塞尔教授可贵的科学探索精神。
接下来,书本讲所有动物分成了9大类: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最高等的事哺乳动物。其中,里面有一个给读者留下的疑问:动物骨骼有许多不同的层次,骨细胞构成骨组织,骨组织构成器官。他问:头盖骨是器官还是组织。我刚开始还是有一点模糊,上网查了一下——。因为器官是多种组织按一定次序排列起来,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骨内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有支持和保护等功能的,所以头盖骨是器官。我认为这样学习,远远比告诉你答案要来的更有效、有益。
我还仔细看了昆虫的变态方式。昆虫主要有两种变态:完全变态和渐变态。我在小学里,对昆虫变态并没有做太多的了解,也没有对变态进行分类,概念很模糊。现在有了相当标准的说明。完全变态方式和渐变态方式都要经历4个阶段:完全变态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渐变态要经历受精卵,若虫,大若虫和成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是否经历蛹这个阶段。书上说,萤火虫就是选择完全变态,蝗虫就是渐变态。
上述内容也只是书中的一部分,书里面许多对动物行为、种类的分析还有很多,十分特别,会告诉我们与以往不同的知识。看来生物这一方面的知识也是相当的丰富有趣啊!
8.动物的调查报告表
课题: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目的:1、了解校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 调查对象:校园内的生物(主要是宿舍区) 三.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1、调查地点:宿舍区 2、调查时间:1节课(第二周第一课时) 3、2-4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4、调查任务: (1)统计宿舍区的植物种类,并进行分类(如分为草本、灌木和乔木)。
(2)至少认识10种常见植物,下节课考大家。 (3)尽量找到一些动物(如马陆、蟋蟀、蝗虫、蜘蛛、蚯蚓或鼠妇等)。
(4)尝试撰写调查报告,下节课在班上交流。 5、注意事项:(1)不能践踏草地和破坏绿化! (2)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不要错过任何生物。 四. 设计调查表如实记录: 调查人 班级 调查地点 宿舍区 调查时间 天气状况 序号 生物名称 数 量 生活环境 生存状况 1 2 … 五. 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分析。
(必要时要用图表展示,直观地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六. 收获与体会。(尽可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